欣傳媒/記者丁彥伶
讀書怎麼會讀到嘴歪了,眼也斜了呢?難道是鬼月到,遇到「鬼吹風」嗎?
努力準備考研究所的賴同學,在8月初的某天早上醒來,突然就發現自己的臉一半會動、另一邊卻不受控制,笑起來臉歪歪的、皮笑肉不笑,表情自己看了都覺得是「奸詐小人」的 臉,令他心情十分沮喪。
賴同學今年只有21歲,發現自己已經得了半邊顏面神經麻痺,也是十分驚恐,他求助西醫的神經內科,醫師說是病毒引起,雖然也在治療中,但臉部表情僵硬的情形無法快速得到 改善,於是他也求助中醫治療,希望中醫針灸能幫他更快重拾原來的笑容,幸好在萬芳醫院中醫科主任黃中瑀的配合治療下,兩個星期,他的臉部表情已經可以控制自如。
黃中瑀說,中醫把顏面麻痺歸類為面癱、歪嘴風,歸為「中風」,屬於中風中絡的輕症。以前西醫找不出病原,常列為「不明原因」引起,現在則認為顏面神經麻痺多為病毒性感 染引起,造成供給顏面神經營養的血管受阻,形成神經失養,而致面部肌肉失調引起麻痺。
很多患者常主訴在發病前一天坐車時開窗吹風在臉上,或睡一覺醒來,就發現臉麻眼歪 ,三天內顏面神經麻痺的程度會到達巔峰,通常患者在發病前,常有類似感冒的情形,有些患者會同時出現耳垂後下方或下頷角疼痛現象。
由於顏面神經麻痺主要症狀為肌肉無力、不協調、麻木,所以臨床常見患者會有眼睛閉不起來、流淚、嘴角下垂,或舌頭歪斜等情形。一般治療以兩個月為黃金治療期,在排除為 高血壓、腫瘤疾病或中樞神經疾病引起後,中藥上可用袪風散結、活血通絡的藥物,如:殭蠶、防風、附子、羌活類的處方,針灸則多取用合谷、列缺、曲池、頭維、地倉等穴道 。
黃中瑀提醒,顏面神經麻痺多好發在氣候變化劇烈的季節,而長期疲勞的人也容易發生,因此最好要作息正常、適度休息與運動,減少熬夜,而且要避免電扇、冷氣直吹臉部,是 預防顏面神經疾患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