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政府新能源政策規劃,天然氣發電量需求甚大,將超過千萬噸,決興建第三座接收站。圖/本報資料照片
府院研議的新能源政策逐步浮現,據悉,吳揆喊出的「陽光屋頂百萬座、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擬計畫再生能源增量在2025年時,達到推廣650~1,000萬瓩目標。
此外,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也決定興建,使天然氣用量倍增至2,000萬噸,以填補減核的供電缺口。
經濟部針對北部核一、核二兩座核能電廠如期除役或提前除役,積極研議不同電源替代方案,最快月底前將提出新能源政策規劃。
但不論北部核一、二廠是提前除役,或屆齡退役,均需大量增加天然氣發電及使用再生能源填補缺口。
府院決定,再生能源發電獎勵總裝置容量原訂2030年(119年)達650~1,000萬瓩推廣目標,將前提至2025年達成。再生能源發電比重由目前不到3%,提高至8%~10%。
吳揆上周六在南部向工商界喊出「陽光屋頂百萬座、千架海陸風力機」,意即再生能源發展以屋頂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為雙主力,依目前屋頂式每戶裝置容量約3瓩(KW)計算,百萬座裝置容量可達300萬瓩,比能源局原訂推廣目標250萬瓩更高。
至於風力發電陸上、離岸將雙軌並進,其中陸上預計裝600支,裝置容量120萬瓩,於50米深海上將裝800支風機,容量約400萬瓩,合計520萬瓩。不過,官員說,能否如此順利,需克服海上裝機遇颱風的技術問題、環保、漁業及軍事區域等問題。
此外,吳揆透露,興建第三座接收站有其必要,依新能源政策規劃,天然氣發電量需求甚大,勢必超過千萬噸,中油供氣量將從1,200萬噸倍增至2,000萬噸,第三座規劃供氣時程需從2030年再提前至2023~2025年。
據悉,第三座接收站最佳地點位於觀音觀塘工業區,現為東鼎公司所有,東鼎正等待買主買單。官員說,除非價格合理才會考慮。而台電也搶建接收站,未來第三座由中油或台電興建尚未拍板。
近期中油已著台中港擴建二期接收站,中油二座接收站供應LNG將增至1,400萬噸,中油已向巴布亞紐新幾內亞及Shell公司談妥,在2015年前新增長約320萬噸,未來將繼續與澳洲、庫頁島洽談購氣長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