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產品月底強制標來源
預計萊克多巴胺殘留標準於預告十四天後、公告實施。也因此,最快八月底前,民眾就可以在各餐廳與超市等看到牛肉產地標示。最快九月初,就可能有萊克多巴胺殘留量合於標準的牛肉進入我國市場!
不過,殘留有微量萊克多巴胺的肉品進入台灣後,民眾如何辨識呢?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表示,全球獲准輸入我國的牛肉當中,僅美、加允許使用萊克多巴胺作為牛肉飼料添加物。未來不論是包裝食品還是散裝牛肉食品,都必須標示牛肉原產地。
有包裝的產品,需在外包裝上標示牛肉產地,而散裝或料理牛肉食品,則由量販店、超市、小吃店、夜市等販售處所與餐廳、飲食攤等,依法在明顯處標示產品牛肉原產地。因此,包括牛肉乾、牛肉泡麵、冷凍冷藏牛肉、牛肉麵、牛肉丸、牛肉包子等都適用這項規定。
加工包裝食品部分,由於變更包裝需要較長緩衝期,公告後十五日才會正式實施,預料若預告期間沒有太多意見,九月中旬後製造的加工食品包裝上,應該就會標上原料牛肉產地。
標示不實可重罰20萬元
康照洲指出,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未來場所若未依法標示,可處三萬到十五萬元罰款,標示不實可處四萬到二十萬元。而容器或包裝食品如果沒有標示或標示不實,應限期回收改正,改正前不得繼續販賣。未來各地衛生機關也將以兩個月時間,全面稽查是否依規定標示。
萊劑解禁後,進口牛肉仍將先維持逐批檢驗,若同一進口商、同製造工廠牛肉連五批合格,抽驗率調降至二十%,之後五批又合格,則抽驗率調降至五%。一旦抽驗不合格,將裁罰六萬到六百萬元,抽驗率也要提高。
消基會:應標示有無瘦肉精
「我們對馬政府徹底失望!」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昨表示,標示產地作法,早有許多業者在做,最重要的是,應該讓業者告訴消費者,吃下肚的牛肉到底有沒有瘦肉精?這才是廣大消費者最在意的。
她認為,至少應比照「非基因改造食品」的概念,要求業者標示「有」或「沒有」瘦肉精,以便消費者選擇,否則,消費者心中有顧慮,對美國牛的銷售不見得有利。
商家都願意配合標示產地
台北市文山區仙岩牛肉麵老闆娘曾小姐說,已主動在店門口標示所使用的牛肉產地,未來既然政府要強制規定,店家也會遵照辦理,一切以消費者的健康與安心為先。
桃園觀光夜市一家經營二十多年的牛排館,張姓老闆自認老顧客們對於他的生鮮牛排有信心,昨晚雖仍未張貼牛肉產地,不過牛排仍賣得嚇嚇叫。由於未來不依規定標示將受罰,他強調,屆時一定會貼出標示。
好市多、家樂福、愛買和大潤發表示,目前賣場販售的冷藏牛肉皆已標示產地來源;王品集團、吉野家均表示,均已在菜單標示或在門市張貼牛肉來源;統一超商也指出,門市販售的牛肉鮮食,早已標示產地來源。統一、味王、味丹等泡麵業者也指出,牛肉口味的泡麵,一定會依法標示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