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目前四千多輛公車,除了一百多輛是油電混合車,其餘都是柴油車,台北市議員應曉薇今天(十二號)質疑,國際癌症研究署已經宣布,柴油引擎排放物為「一級致癌物」,議員批評,相較國際城市陸續推動電動公車,台北市卻遲遲沒有動作,形同是讓市民生活在可能致癌的環境中。
台北市環保局表示,目前環保局先試辦兩輛電動公車,預計最慢九月上路,會在一般公車路線行駛,未來也會加速電動公車的推動。
台北市議員應曉薇說,今年六月十二號,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署,已經將柴油引擎排放物對人體的致癌性,修正為「一級致癌物」。
不過根據環保局統計,目前在台北市的柴油車輛數,竟高達三萬多輛,其中將近四千輛為柴油公車,現有的柴油公車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懸浮微粒、氮氧化物等,總排放污染相當於造成十二點五億元的成本支出。
議員質疑,相較於國際首爾等大城市,台北市的電動公車計畫竟遲遲沒有動作,怎麼能讓市民繼續永久生活在可能致癌的環境中?
議員應曉薇說,南韓首爾已經有電動公車上路營運,目標是要在二零二零年達到一半公車數量,甚至歐盟目標,是希望在二零五零年,歐洲全面使用電動車。
台北市公運處表示,目前電動公車與油電混合公車的購車成本都是八、九百萬元,業者還沒有採購的主要原因,是擔心技術及充電考量,而目前北市環保局,已經向中央申請經費補助,會先試辦兩輛全電動公車,最慢會在九月前上路,行駛一般公車路線。
台北市副秘書長倪世標表示,推動電動公車是台北市的方向,會加速電動公車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