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 鄭惠文】
近來常有關於博愛座爭議的新聞:「老人辱罵孩童不讓座」、「年輕人占據博愛座,毆打盯著自己看的老人」、「男子嗆孕婦去別的地方坐」等等,筆者認為都是因為對博愛座認知不同與價值觀有所偏差所造成的問題。
在捷運還是公車上設博愛座,這是源自於北歐「無障礙環境」的理念,其目的是希望將它與一般椅子分割出來,優先供老弱婦孺乘坐,使行動不方便者也能夠有完善的設施去建構一個無障礙的空間。然而觀看今天台灣社會上真實的情況,似乎並不如想像中來的理想,不是有人坐在博愛座後看到老弱婦孺仍然不為所動,不然就是怕要讓座會尷尬而不敢去坐,造成整個車廂已經擠到不行了位子還空在那,反而浪費空間、荒廢資源。
台北捷運公司曾提出了一句話清楚地表現了博愛座的定義「您先坐,若有需要的人請再讓座」。
由此可知,事實上博愛座是每個人都可以乘坐的,並非只有老弱婦孺能夠使用,只是當遇到有座位需求的人時,應該要優先主動的讓出座位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