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茨城縣」一個研究機構宣佈,他們已經研發出可以簡單去除水中有毒元素「砷」的方法。
飲用水中如果含有砷,會導致皮膚及神經受損,也會大大提高罹癌的可能。台灣以往所出現的「烏腳病」,就是民眾喝了含砷的井水所導致的。
研發小組介紹,目前用來去除水中砷的方式,會有「產生大量廢棄物」的弊端;而如果採用他們新研發出來的方式,不但能除去飲用水中絕大部分的砷,而且也相當環保。
目前在亞洲、南美洲及非洲等地,還有許多地區的地下水被砷污染,光是東南亞就有六千萬人的飲用水,還受到砷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