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蔡偉祺〕
台北市目前有兩千九百八十具路邊停車格悠遊卡計時器,光租金一年就要兩千八百多萬元,不過效果不佳,停管處決定九月十八日起全數拆除,不再使用,今後台北市所有路邊停車格都恢復為人工收費。
全部恢復人工收費
悠遊卡計時器效能不彰的主因是不少駕駛看準「不付錢也罰不到」,幾乎沒人主動刷卡付錢,裝了計時器的路段仍須派員巡場補單,和人工收費差不多,租金等於「白花了」!
台北市從二○○六年開始在路邊裝設悠遊卡計時器,每具每月要負擔租金七百九十元成本,民眾使用悠遊卡預繳停車費每小時停車費率可優惠十元,除第一年使用率較高,之後就直直落,到今年僅剩下十三%,近三千具計時器每天平均才使用三千兩百廿九人次,每具平均一天只服務約一人次。
悠遊卡計時器使用率低,但停車格的停車周轉率卻不低,像濟南路、復興南北路、光復南北路停車需求都相當高,只是多數人停車不刷卡繳錢,只等著停管處人員巡場補單。
停管人員私下透露,悠遊卡停車格不只需要花費人力補單,開單前還要先確認停放車輛是否已刷卡繳費及繳費時間到了沒,開單更費時;另外,計時器燈號不明顯,可能會造成收費員誤認,常接到申訴和要求退費,相形之下成本比人工收費路段多了三倍。
停管處長張哲揚解釋,台北市二○○三年開始規劃使用悠遊卡來替代人工收費,當時停車費是以每小時計算,若使用悠遊卡,可依需求,以每十五分鐘或廿分鐘刷卡支付,比較划算,使用悠遊卡計時器預繳停車費用每小時還可優惠十元,都是鼓勵預繳的誘因,但實施以來平均使用率僅十六%。
張哲揚說,現在一般停車費也都改為半小時計費,差不了多少,路邊停車不像停車場可以管制進出,加上對不繳費的車主又「無法可罰」,所以使用率一直沒辦法提高,廠商又無法針對需求持續修改,停管處決定不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