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鉛污染的殺傷力有多大?不只是對人有毒,如果將廢舊電池的鉛泥倒在樹根處,能夠將樹燒死。污染流向大氣、水、土壤,能夠對環境造成永久性傷害。這種狀況已存在多年,在今年終於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并真正揮動環保重拳。盡管來得有些晚,但也可算是亡羊補牢。
據有關專家的表述,按照美國經驗,鉛蓄電池的生產污染可控,其用鉛量占到全國用量的95%以上,但是鉛排放僅占總排放量的1.5%。2008年美國政府已將鉛蓄電池生產從主要鉛污染源中排除。
為什么中國的鉛蓄電池生產企業至今還達不到美國的水平?除了環保要求不高或者政策落實不到位的因素,應當還有別的原因。
鉛蓄電池企業的環保設備投入需要幾千萬甚至上億元,每年的維護費用達到幾百萬元,能夠承擔這筆費用的企業很少。可是,為什么這些根本不能防治鉛污染的企業能夠進行生產?進入這個行業怎么就不用考慮環保問題?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進入鉛蓄電池行業幾乎沒有門檻,只要產品通過質檢總局委托的沈陽蓄電池研究所的檢測就可以,平均費用大概在每家企業一萬元。只要交錢,幾乎沒有企業不能通過檢測。行業準入形同虛設。
廢舊電池回收再利用企業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比生產企業更嚴重,同樣幾乎沒有準入門檻。全國約70%的廢舊電池被一些小作坊式的“企業”收走并煉制鉛塊,方式簡單粗暴——拆開電池,倒出廢泥,取出鉛板,倒入加熱爐進行熬制。倒出的鉛泥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并且還會污染地下水;敞開式的工藝導致鉛煙塵飄入大氣;熬制結束后剩下的鉛渣隨意丟棄。
有關部門已經認識到行業準入的重要性。業內人士預期,鉛酸電池行業準入條件下半年有望出臺,將環保設施作為第一位要求,并要求新建企業達到50萬千伏安時產能規模,老企業需要通過改擴建或者兼并達到20萬千伏安時產能規模。20萬千伏安時的產能規模意味著年產值達到一億元。
廢舊鉛酸電池回收處理綜合再利用準入條件也有望於下半年出臺,行業內的企業將由至少百家降至20-30家。企業只有規模大到一定的程度,才能運行達到環保要求的生產線。相關大型生產企業還將進行綜合再利用示范。
如果相關準入條件如期出臺并得到有力執行,預計鉛蓄電池及廢舊電池回收行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將會大大降低。如果對企業生產嚴格監管,或許還能實現行業協會有關人士所說的“污染不出廠”。
先污染后治理是一條老路,付出的環境代價過於昂貴。其他行業應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防患於未然,在嚴重污染出現之前就將環保要求作為第一位的準入條件。 |